中共淮安市委党校
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速递
动态速递
发扬“四敢”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市委党校第3期轮训班学员开展分组研讨
发布时间:2023-06-01  来源:中共淮安市委党校  作者:  字号:[ ]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为。5月29日晚,市委党校组织全市市管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第3期轮训班学员开展研讨交流。大家围绕“发扬‘四敢’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这一主题紧扣本职工作和淮安实际,深入交流、共谋发展。现将部分学员发言内容摘编如下,以供参阅。

 

1.叶光亚.jpg

第一组学员 叶光亚

(市文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扬“四敢”精神,为淮安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是以学铸魂,为“敢为”固本培元。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对淮安的殷切嘱托,确保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深入思考淮安文旅如何练好内功,凭美食美景等“出圈”。

       二是以学增智,为“敢闯”提升本领。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按照市委“攀高比强、跨越赶超”的导向和要求,借鉴标杆文旅企业经验,自信自强、真抓实干。

       三是以学正风,为“敢干”营造环境。集聚优质文旅要素,加强与县(区)文旅集团、景点、旅行社等文旅企业联动,帮助他们用足用好政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多赢。

       四是以学促干,为“敢首创”创造机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搭建夜市、集市等创业平台,激发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在大运河百里画廊等项目建设中,主动担当作为,创造经得起历史、人民检验的业绩。

 

2.程福康.JPG

第二组学员 程福康

(市委办副主任)

       市委提出“攀高比强、跨越赶超”,我们要坚持“敢”字当头、“为”字为要,踔厉奋发,守正创新,努力将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一要加强理论武装,增强“敢为”的志气。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特别是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真正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满怀信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满怀信心走好重现运河之都繁华胜景的崛起之路。

       二要直面矛盾问题,增强“敢为”的骨气。坚决守好落实党委决策“第一关”、跑好市委抓落实“第一棒”,紧扣“国之大者”,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153”发展战略等谋划重点督查事项,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发力,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动真碰硬,勇于破解矛盾问题,积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要坚持自我革命,增强“敢为”的底气。始终保持“如临如履”的谨慎,树牢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约束自身言行,在主观认识上守住底线,在客观行动上不碰红线,在“敢为善为”的同时坚决杜绝“乱作为”,做到无私无畏、大胆作为。

 

3.吴勇.JPG

第三组学员 吴  勇

(涟水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丰富的教学体验、深度的思维碰撞,我对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把握,深感党的创新理论浩瀚深邃、博大精深、光芒闪耀。

       下一步,我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工作的总要求、总目标、总蓝图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涟水工作要求特别是史书记调研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勇于攀高比强、奋力跨越赶超,发扬“四敢”精神,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淮安中心城市“副城”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成果。

       一是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有序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传统商圈等重点片区的更新改造,努力实现城市颜值、品质“双提升”。

       二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持续优化经营秩序、交通秩序、施工秩序等,加快推动市容市貌出新、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家具品质,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

       三是提升城市交通环境。加快推进省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完善交通路网体系,为推进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4.张溧翔.JPG

第四组学员 张溧翔

(涟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围绕实现开发区“苏北第一、全省前十”目标,为涟水冲刺全国百强县贡献力量。

       一是全力拼抢冲刺,奏响项目攻坚最强音。紧扣全市项目招引“4633”工程、项目建设“1422”工程,全县项目招引“1211”工程,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工业总量上台阶、上水平。

       二是创新完善机制,打响营商环境新品牌。落实“四最”营商环境要求,打响涟水“涟快办”服务品牌,深化落实“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服务理念,在100%满意基础上增加更多的1%惊喜。

       三是深化园区改革,不断激发发展新活力。深入践行“四敢”精神,推动园区“被动改”为“主动改”,深化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实行“党工委(管委会)+集团”运营模式,形成“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格局。

 

5.陈凯.JPG

第五组学员 陈  凯

(淮阴中学副校长)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大力弘扬“四敢”精神。作为一名教育系统的党员干部,必须以“敢为”的精神、“实干”的作风、“创新”的劲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首先在工作理念上敢试敢闯,“三新”背景下加强对新教材、新标准、新方案的学习,转变育人理念,用自己所学所悟,在工作中创新求突破、探索求发展。其次在教学实践中敢为敢干,平时坚持行动在前、表率在前,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丰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效,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最后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敢首创,积极创建培养机制,创设培养环境,创造培养机遇,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贡献教育力量。

 

6.刘兵.JPG

第六组学员 刘  兵

(淮阴区政府党组成员,淮安农科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四敢”是担当尽责、跨越赶超的大法宝,是攻坚克难、争先创优的金钥匙。站在新的起点上,淮安农科园将大力弘扬“四敢”精神,敢为先,干为要,努力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贡献力量。

       一要聚焦攀高比强,让干部敢为成为园区新常态。健全激励鼓劲机制,以干部之为引领园区发展之进。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让有为者无后顾之忧。让干部敢为率先成势,形成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良好氛围。

       二要聚焦实干奋斗,让地方敢闯成为园区新标识。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盯“一区三园”创建任务,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决破除不合理的制度障碍,突破条条框框制约。

       三要聚焦环境是金,让企业敢干成为园区新风尚。强化“企业所需所盼就是我们所思所为”意识,用心用情助企纾困。用环境效能换取企业发展效益,为企业敢干赋能添力。

       四要聚焦守正创新,让群众敢首创成为园区新潮流。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完善创新体系,创出更多行业新业态。

 

7.朱建军.JPG

第七组学员 朱建军

(市国联集团副总经理,市工贸资产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工会主席)

       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通过逐字逐句研读,系统学思践悟,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通过锚定凝心铸魂,“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更加入脑入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四敢”精神,积极履职尽责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发展新征程。

       一、顺应改革发展新形势,增强国企发展支撑力。突出顶层设计,优化管理模式,推动创新发展。

       二、把握政策监管新常态,增强国企运转生命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优化完善投融资机制,防范化解资金风险。

       三、聚焦产业板块新格局,增强国企市场竞争力。重抓城市建设开发业务,做大市政公用业务,拓展城市服务业务,提升资产管理业务,做优类金融业务。

       四、围绕社会治理新要求,增强国企发展防护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增强依法治企能力,优化外部发展环境。

 

8.张宝.JPG

第八组学员 张  宝

(金湖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塔集镇党委书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精神,全面激发攀高比强、跨越赶超雄心壮志,以更强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建设中展现作为。结合个人工作和思想实际,主要有四点体会:

       一是坚持不懈凝心铸魂。聚焦领导干部、广大党员、社会大众,运用好“两个喇叭三块屏”,充分发挥好全省首批、全市唯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实践调研基地作用,让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是突出重点服务大局。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针对性破解农贸市场、背街小巷、交通秩序等老大难问题,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

       三是持续奋力鼓劲造势。以荷花节等重点活动为抓手,精心策划系列招商宣传,融合“网、端、微、屏”矩阵合力,打造一批爆款新闻产品,不断提升金湖知名度美誉度。

       四是聚力聚焦项目攻坚。秉持“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积极开展乡贤招商、以商招商、推介招商,组建突击队,聘请招商顾问,全力推动项目攻坚在全县走前列,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